8月13-16日,第十七屆全國玉米栽培學術研討會在我校成功舉辦,來自全國40多家單位的280余位代表現場參會,1.78萬人次線上參會。
會議現場
本次會議由中國作物學會栽培專業委員會、中國作物學會玉米專業委員會、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聯合主辦,我校承辦。開幕式上,我校校長鄭喜群,大慶市副市長朱清霞,省農業農村廳總農藝師姜以全,中國作物學會常務副秘書長程維紅,中國作物學會栽培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兼秘書長、揚州大學教授戴其根,全國玉米栽培學組組長、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李少昆分別致辭。我校副校長安增龍主持開幕式。
校長鄭喜群致辭
鄭喜群代表學校致歡迎辭,介紹了學校辦學歷程和突出成就,以及農學院作物學科的發展歷程、發展定位和取得的重要成果。他表示,八一農大愿與大家一道,共話強農之路,共繪發展藍圖,進一步加強合作,共謀發展,攜手奮進,共同推進玉米栽培領域的研究與實踐,為加快推進國家農業現代化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。
大會主題報告
會議圍繞國內外玉米生產形勢與栽培研究進展、產量潛力挖掘與高產栽培理論和技術、提質增效與可持續生產技術、籽粒收獲與全程機械化研究進展、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玉米生產系統與抗逆栽培、綠色清潔生產、保護性耕作與新型農作機制、產量品質形成的環境效應與資源高效利用、特用玉米高效栽培與深加工技術、精準栽培與智慧農業和區域規?;G色生產技術模式等10個方面,展開了深入的學術交流。來自中國農業科學院、中國人民大學、中國農業大學、西南大學、揚州大學、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的多位專家學者分別做大會主題報告。玉米栽培、耕作、植保、營養、農業氣象等領域的25位專家和青年學者做了學術報告,我校楊克軍教授做“寒地玉米提質增抗全程機械化高效生產技術創新與集成應用”學術報告。
現場交流
中國作物學會栽培專業委員會玉米學組副組長、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薛吉在總結中表示,本次會議采取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進行,線上參會人數超過預期;報告專家緊扣“玉米栽培與高質量發展”主題,學術報告既有長期試驗研究成果展示,也有系統總結交流提升,既有理論思考深度,也有技術應用前瞻性,必將引領推動我國玉米栽培高質量科技創新、人才培養與社會服務,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貢獻。
文/郭偉、張翼飛 圖/王恒根、姜麗麗